游客
题文

当今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民,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3月2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2000年,我国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或者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人给予5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这体现了()

A.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B.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C.科技在经济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

A.基础性、先导性、局部性的作用
B.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C.基础性、后发性、全局性的作用
D.结论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

好莱坞大片袭来,韩流袭来,中国文化正受到最强大的挑战和攻击。“拿来主义”、模仿秀一度使中国文化扭曲变形。有朝一日,当所有的人都说起了英语,都哼起了外文歌,中国已经成为外国文化的附庸国,只要西方人随意的一次文化运动,无需一枪一弹,中国便不复存在。这说明()
①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统的优秀文化②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③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外来文化④各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实现大融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铁人精神”,新时期出现了“振超精神”,对这两种精神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B.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C.“铁人精神”已被“振超精神”所代替
D.它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