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地区
1965~1970年
1970~1975年
1975~1980年
1980~1983年
东北部
-715
-1342
-1486
-640
中北部
-673
-1915
-1173
-1062
南部
+656
+1829
+1764
+1194
西部
+696
+708
+893
+509

注:净移民人口数量=迁入移民数量-迁出移民数量
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可能减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组食品,其加工厂靠近原料产地的是

A.鲜奶、蔗糖 B.面包、食盐
C.鱼干、饼干 D.豆浆、酱油

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种工业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19-21题。

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A.资源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飞机制造工业 B.机车制造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档时装工业

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图中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服装厂、机械厂、食品加工厂和印刷厂集聚在同一工业区内,主要原因:

A.生产协作联系 B.商贸联系
C.共用基础设施 D.共享信息

下表是建厂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表回答16~17题。

某加工企业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看,最好建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如果某公司吸引了外资,计划在乙地兴办企业。那么适宜发展的有
①时装公司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
④移动通信器材研发公司⑤普通制鞋厂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⑤

下面为“我国商品性农作物基地分布”图,读后完成13-15题。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起决定性的区位因素

A.巨大的市场需求量  
B.国家政策和措施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农业科学技术

N 地区盛产长绒棉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肥沃的黑土   B.丰富的水源
C.充足的光照条件  D.平坦辽阔的地形

M 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自给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畜牧业   D.混合农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