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 B.常住居民最多 | C.内部分区明显 | D.环境质量最差 |
在②区内, 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 | 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x |
C.政府机关、停车场、 | D.超市、文化馆 |
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自然环境条件 | B.与市中心的距离 |
C.基础服务设施 | D.交通通达度 |
读图4,回答问题合理的棉纺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 )
A.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 B.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
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 D.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
图1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问题。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 B.绿地用地 |
C.道路用地 | D.工业用地 |
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善居住条件 | B.发展高技术工业 |
C.美化城市环境 | D.改善交通建设 |
下列与“四海为家”无关的因素是
A.改革开放深入 | B.生态难民 |
C.工业步伐加快 | D.积极推进城镇化 |
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A.生活困难质量低 | B.工作机会多 |
C.公共设施不足 | D.失业率犯罪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