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温度、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如图所示),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小
B.φ2>φ1
C.n2>n1
D.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无银镜生成
淀粉未发生水解
B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或HCO
C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D
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某气体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试纸变蓝
该物质一定是氯气
B
滴加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上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
滴加BaCl2溶液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原溶液一定含有Ag

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图乙:构成锌—铜原电池
C.图丙:根据实验现象推知酸性CH3COOH>H2CO3>C6H5OH
D.图丁: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偏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