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的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 K和470 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 B.纯Ni(s)和CO(g) |
C.不纯Ni(s)和CO(g) | D.不纯Ni(s)和Ni(CO)4(g) |
A.同位素 | B.同素异形体 |
C.同分异构体 | D.同系物 |
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A.![]() |
B.![]() |
C.![]() |
D.![]() |
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v=k[c(H2)]m[c(Cl2)]n,式中k为常数,m、n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之。
由此可推得,m、n值正确的是
A.m=1,n="1" | B.m=![]() ![]() |
C.m=![]() |
D.m=1,n=![]()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
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