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将工厂排出的气体(含较多CO2)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如下:
(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主要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 | B.可循环利用的物质A是K2CO3 |
C.分解池中的主要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①石蜡→炭黑②CO2→CO③Fe2O3→FeCl2④NaHCO3→CO2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C是人体胃液中的酸,“—”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指示剂是紫色石蕊,则紫色石蕊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蓝色
B.A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C.B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
D.C物质与氢氧化钠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维生素B11(C19H19N7O6),有保肝解毒、提高免疫力作用,对消沉、焦虑情绪有帮助,下列关于维生素B11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B11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
B.维生素B11属于有机物 |
C.维生素B11中共含3个氧分子 |
D.维生素B11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
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洁净的铁丝浸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 |
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
D.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看到白雾 |
下图分别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 |
B.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9 |
C.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该元素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