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题。
有关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 B.丙山脉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
| C.乙海域面积将扩大 | D.夏季时C处的降水比B处多 |
有关该区域经济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从甲海域到乙海域运输货物,经海峡走最近的距离可能夏季比冬季运输时间稍长 |
| B.甲海域东部国家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比重占本国发电比重最大 |
| C.B所在国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所以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橄榄、葡萄、苹果 |
| D.A国大部分地区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乳畜业较为发达 |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 A.15°N,135°E | B.15°S,135°W |
| C.23°26′N,0° | D.23°26′S,180° |
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
|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
下图表示6月22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相同 |
| B.除标注错误的一地外,其余三地一年之中均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
| C.除图所示以外,其余时间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小于①地 |
| D.每年大约有9个月时间③地的昼长大于夜长 |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该日,可能在7月初 | 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 |
|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 |
甲地日落时刻为( )
| A.19时 | B.17时 | C.18时 | D.20时 |
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
|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端午节 | B.劳动节 | C.国庆节 | D.元宵节 |
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 B.北极出现极夜 |
|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 B.向北 |
| C.先向北,再向东北 | D.向南 |
如果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冬季不能看到但夏季能看到日出的点()
| A.甲村 | B.乙村 | C.①地 | D.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