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中宣部等5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新闻战线开展该活动以来,大批新闻工作者以良好的作风、清新的文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拍手称赞。
回答题。中宣部等5部门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因为( )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 C.新闻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D.要积极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
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注民情民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 )
| 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 B.矛盾具有普遍性 |
|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我国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将农村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种重大疾病医疗优先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围,先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偿,对补偿后个人自付超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部分,再由大病保险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偿。这表明
①财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②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
③我国初次分配较好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我国致力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时下,幸福感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西方有句名言:“有钱人,就是年收入比他的妹夫多100美元的人。”这启示我们,要提高国民整体的幸福感,需要
| A.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
| B.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让人们在竞争中找到幸福感 |
| C.合理调整分配关系,注重公平 |
| D.改变攀比的消费心理 |
下图是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示意图。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 |
| B.我国农村收入结构在不断完善 |
| C.劳动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体部分 |
| D.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逐渐降低 |
上海交大某教授曾说,国内企业搞创新,很少针对顾客需求,其实研发新技术往往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发现人们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伸开手掌,我们只看到5根手指,而忽视了手指间的4个空隙,这空隙就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时没能被满足的需求,填补这些需求可以创造新的价值。材料表明
①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②企业应以市场为基础,寻找“手指缝”,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③企业应针对“需求缺口”开发新技术
④对企业来讲,“创值”(创造价值),比创新更根本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 |
某国2013年第一季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第二季度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要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此时货币贬值了
| A.20% | B.60% | C.72% | D.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