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 )
| A.修筑铁路 | B.创办报刊 | C.放映电影 | D.开通电话 |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
,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 A.中国革命开始“以俄为师” |
|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
|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
|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
| B.1922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
|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
| D.1926年向共产国际汇报北伐战争情况的俄文原稿 |
“福”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原意为:“人人有田做,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下列政策或措施中,充分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是()
| A.《资政新篇》 | B.《天朝田亩制度》 |
| 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D.中共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历史依据一 |
历史依据二 |
历史结论 |
|||||
| 甲 |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 |
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
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 |
||||
| 乙 |
毛泽东出身农民家庭 |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
农民阶级可以领导革命胜利
|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看来东方正在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中国’的思想趋势。”材料中的“排外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