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酒制作中,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         发酵,其中温度是重要的控制条件,在        左右的温度是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酵母菌;在果醋的制作中,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酵母菌会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        
(2)在制作腐乳时,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这些微生物产生的        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       
         
(3)通过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花粉通过         阶段发育为植株,另外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        及其          
(4)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                   等方法,具体采用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下列关于果蝇遗传的问题。
(1)果蝇3号染色体上的展翅基因(D)对正常翅基因(d)完全显性,展翅基因(D)纯合致死。
①现有一群展翅果蝇,通过逐代自由交配,种群中展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变小。为保持展翅果蝇品系,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②请写出一对展翅果蝇杂交获得子一代的遗传图解(要求用棋盘格形式)。
(2)果蝇3号染色体上的粘胶眼基因(G)对正常眼基因(g)完全显性,粘胶眼基因(G)纯合致死。基因G和g与展翅基因(D)或正常翅基因(d)在3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两对等位基因间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能稳定遗传的展翅粘胶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现有一群展翅粘胶眼果蝇,如何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展翅粘胶眼果蝇品系?请写出最简便的获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人源Aβ42基因果蝇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模型动物。该转基因果蝇通过质粒作为外源目的基因载体,用显微注射手段将目的基因转入果蝇染色体上。将人源Aβ42基因与质粒连接起来时,需要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________酶。显微注射时,是将重组DNA分子注射到果蝇的胚胎中,注射部位将发育为________(器官名称)。

为研究CO2熏蒸对杏果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量的影响,有研究者设置了如下表所示的处理。请回答:

(1)当植物受到一定的________时,会引起植物体内激素浓度的改变。乙烯对果实的成熟具有________作用。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
(3)实验表明,CO2 熏蒸处理后在低温下贮藏的杏果,均在第15天出现了呼吸高峰,经CO2处理的各组杏果的呼吸速率在贮藏过程中均低于对照组;均在第12 天出现了乙烯生成高峰,经CO2处理的各组杏果的乙烯生成量在贮藏过程中均低于对照组。
请在下图中补全A0C2组和A2B1C2组的指标变化曲线(要求表示出组间的大致差别)。

(4)下列实验组(A0C1、A1B1C1、A1B2C1)的实验结果,可为研究_________对杏果呼吸速率及乙烯生成量的影响提供依据。

为研究低温对两种单胞藻光合放氧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在单胞藻的净产氧量和呼吸耗氧量测定中,两者的实验条件有所不同:测定净产氧量时各组均需要_____,而测定呼吸耗氧量时,各组均需要_________。
(2)从图示数据分析,上述实验共分_____组。小球藻的净产氧能力在-1℃和0℃之间、2℃和3℃之间差异_____(显著、不显著)。从总体来看,在-1~4℃,温度提升对两种单胞藻的产氧能力_____(具有促进作用、具有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
(3)实验结果表明,裸甲藻的光合速率小于小球藻,这与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_________、藻类细胞内酶的含量和活性。
(4)研究发现,某区域海水封冰后溶氧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溶氧达到过饱和,这是因为_________。
(5)藻类的净产氧量可作为_________(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的指标。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⑵假设第Ⅰ代个体的两对基因中均至少有一对基因是纯合的,Ⅱ-3的基因型为AAbb,且Ⅱ-3与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
⑶在上述假设的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分析有关科学研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pH以外,还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而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丧失,称为酶的抑制剂。如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是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
实验试剂:唾液淀粉酶溶液(对唾液进行稀释后得到),3%淀粉溶液,碘液,0.3%NaCl,1%CuSO4,1%Na2SO4,蒸馏水。
实验器材:略。
实验步骤:
取4支干净的试管,按照下表的设置,加入相应的试剂。将4支试管都放入到温度为37℃水浴锅中保温15min。期间每隔1分钟,取样,滴加碘液进行鉴定,观察反应进行情况。

⑴请为本实验拟定一个课题
⑵请分析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
⑶若1号试管在第5min时取出的样液,滴加碘液后开始呈现出黄色(碘液的颜色),请预测其它3支试管的鉴定结果与1号试管的不同处。
2号试管
3号试管
4号试管
㈡经实验发现0.5mg/L6-BA和0.3mg/LIAA的配比能诱导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比率达70%,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达5.3个,适当降低IAA浓度或不含IAA,效果是否不同呢?有人利用所提供的0.5mg/L6-BA和浓度分别为0.1mg/L、0.2mg/L、0.3mg/L的IAA进行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思路:
①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分成若干组,灭菌
②往培养基中各加入适量的0.5mg/L6-BA,并分别依次加入等量的0.1mg/L、0.2mg/L、0.3mg/L的IAA
③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
④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并计算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
⑴指出上述实验思路的2处不足之处并改正
⑵制备菊花原生质体时,一般应将组织放在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0.5~0.6mol/L甘露醇溶液的作用是,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时(填两种细胞器)的活动明显增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