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1)对于基因工程来说,其核心是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                      
(2)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在把植物细胞杂交之前,必须               
                   ;另外一个是                                 
(3)在进行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中,要把两种细胞进行融合,一种是在体外能够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另外一种是                      ;诱导该两种细胞融合常用的因素有PEG、电激、                    等。
(4)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              性,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           
(5)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①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②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③采用PCR技术可验证干扰素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家蚕细胞。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应该包含:扩增缓冲液(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在PCR反应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从较高的温度冷却到相对较低的55℃左右,其作用是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胚胎分割移植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成都地区的春季阴天较多,光照弱,极易导致西红柿减产,为此研究人员研究了影响西红柿光合作用的相关因素,结果如下。

(1)实验表明,光照减弱时,会使叶绿素(a或b)的含量下降,光反应产生的
不足,直接影响暗反应中过程。
(2)据表分析,在条件下,西红柿的产量低。此时若在大田中应采取
措施来提高产量,此时若在温室中可采取措施来提高产量。
(3)研究还发现,在密闭的温室栽培西红柿,即使光照、CO2浓度及水肥条件均适宜,产量仍较低,研究者认为是夜间温度过高导致,要提高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4)科研人员在研究中还发现,西红柿植株顶部和底部没有明显温差的情况下,顶部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高于底部叶片的主要原因是。底部叶片呼吸作用比顶部叶片弱的原因可能是

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是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甲中的食物链 ,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存在复杂的信息传递,其作用是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图甲中流人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图甲中的(用图中字母表示)所利用,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图乙中的③相当于图一甲中的,其数量在a~b下降的原因是。据图乙分析,若消耗植物1000 kg,生物①最多可增加kg。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 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 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饩体组含有____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两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
(3)抗白粉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阶段,____沿着____移动,氨基酸相继地加到延 伸中的肽链上
(4)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 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____ (用分数表示)。

(5)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____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6)甲和乙杂交得到F1,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 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只需画出I、II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
(7)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 F1基因型看作DdTt,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 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 体育种得到矮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请写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

剪去脑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刚制备的“脊蛙”可出现“休克”,待“休克” 过后,仍可进行脊髓反射。为了验证与脊髓相连并分布到后肢的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 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请根据提供的下列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要求完善实验思路,并 设计表格,把刺激处理、预测结果及结论填在表格中。
材料和用具:头部挂在铁支架上在左后肢大腿背面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脊蛙”一只,小烧杯,1%的硫酸溶液,清水,剪刀,药用棉等。
(要求:实验过程中只能选择后肢趾部为刺激点,1%的硫酸溶液为剌激物,对坐骨神经的有关处理只能在左大腿背面已暴露的坐骨神经处进行。)
(1)实验思路:
①用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娃”左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用1%的硫 酸溶液剌激“脊蛙”右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
②用清水清洗刺激部位。
③ ____
④待“脊蛙”平静后τ用硫酸溶液刺激相应部位,并观察记录现象。
(2)请设计表格,把④中具体的刺激处理、预测结果及最后的结论填在表格中。

(14分)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及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该植物叶片C0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丙表示某光照 强度和适宜溫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随C02浓度变化的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每3个C02分子进入该循环,将有____个三碳糖磷酸离开此循环:该循环的第____阶段消耗ATP,所消耗的ATP是在叶绿体的_____中产生的.
(2)若图乙中的B点、图丙中的F点分别骤变为_______点时,短时间内图甲中X物质的含量将 快速下降。(请用图中已标出的横坐标上的点回答)
(3)圈乙所示,A点时光合作用02产生暈为____mmol/m2.h.若其它条件不变,温度下降50C则D点将向____方移动。
(4)图丙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___ (较低、相等、较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