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同学要测量一个小灯泡电功率,已知电源电压是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 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端(选填“A”或“B”);
(2)张晓同学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几次实验,得到部分U和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小灯泡灯丝电阻 升高而增大。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U/V |
1.00 |
2.00 |
3.50 |
3.80 |
I/A |
0.14 |
0.24 |
0.36 |
|
灯泡亮度 |
不亮 |
很暗 |
较亮 |
正常 |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当张晓同学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时,不小心把灯丝烧断了(其余元件完好),则此时电压表示数约为 V。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实验前要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
(2)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小;放在处得到的正立的虚像;在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原理。
(3)物体从b点沿主光轴移到c点,物体的像将变(填“大”或“小”)
(4)试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5)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住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变(选填“大”、“小”或“不变”)
(6)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
C光屏上可能出现一个缩小的像 D都有可能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3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选填“较大”或“较小”).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作为屏幕,则在白纸板上承接到A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物距u(厘米) |
5.0 |
6.0 |
7.0 |
8.0 |
像距v(厘米) |
4.5 |
5.5 |
6.5 |
7.5 |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
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在天平左边底座下垫一块纸片
D.向右移动游码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代号).(图中A、B中天平的游码位置相同)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g;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g;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cm3;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g/cm3,合kg/m3.
如图是“探究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装有固体粉末状晶体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
(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温度时间”的图像,由图可获取到的信息有:①该晶体的熔点是℃
②在D点这一时刻,物质属于态。③; ④.
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为了便于测量,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长些,因此应使斜面保持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图中停表每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通过下半段s2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