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历史长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那条主线。于是哲学家说“爱国成大义”,于是史学家说“爱国铸史诗”,于是法学家说“爱国是本分”,而我们今天应大声说“爱国是每个人最永恒最崇高的天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你打算如何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12分)
纪念胜利是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暨阅兵式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中国梦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在和平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弘扬抗战精神?
材料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2013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论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设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亚洲各国的发展。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体现了人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工作,始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在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寻找答案。调查、讨论研究、起草,再调查、再讨论研究、再修改……调查研究工作贯穿始终,是《决定》起草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鲜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是指导我国改革发展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献。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观点”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的过程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