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据此回答题。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法新社文章称,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关注中国动荡的20世纪。他的作品带有政治意义,有着黑色、愤世嫉俗的幽默感。作品背景包括辛亥革命、抗日和中国内部的斗争等。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红高粱》,讲述了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东部乡下的故事。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这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生死疲劳》、《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这告诉我们
|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
| 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
| C.既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 |
| D.意识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三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没有必要认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1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减少政府开支④增加货币供应量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有专家认为,从我国实际来看,适度减税不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从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来看,适度减税()
| A.可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扩大消费 |
| B.可以增加企业自留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
| C.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
| D.减税并不一定减收,却是长期增收的基础 |
2015年,枣庄市将在薛城区开建5235套公租房,建成后将成为枣庄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区。据悉,枣庄市2015年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财政资金投入将达2.1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枣庄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公租房建设()
①体现了枣庄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
②表明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③旨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④旨在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边曲线启示我们()
| A.国家只有提高税率,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
| B.国家必须确定合理的税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
| C.分配政策是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 |
| D.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影响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 A.确保工资水平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 |
| B.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 C.采取强制措施,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
| D.发挥财政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