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
(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西起_______,东到城市A_________,全长4200多千米,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市和自治区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次穿越黄河。
(2)“西气东输”的“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
(3)沿途经过的地形区有:G______盆地、E______高原、D____ 高原、华北平原、____平原。
(4)填写下列地理名称:B_____市、C_____市、F______省。
(5)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的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降低城市环境中的____ 污染。
(6)下列因素中,属于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要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 B.城市分布 | C.气候类型 | D.河流状况 |
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4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初步查明脱轨原因是D3115次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次列车追尾。
(1)读图一,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在________省,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D301次列车始发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
(2)我国南方地区河网密布,图中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水系和我国最大人工开凿的________(运河)。
(3)读图二,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初步查明脱轨原因是D3115次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次列车追尾。该地区属于________区(填季风区或季风区),暖湿气流来自________洋。根据所提供的图三,描述南方地区气候特征________(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4)高铁沿线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成片的棉花田 | B.一望无际的苹果林 |
C.风吹草低见牛羊 | D.金色的稻田 |
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我国陆上邻国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或岛屿名称。
A________海,B________海,E________海峡,F________岛。
(3)在图中甘肃省和四川省轮廓内分别填出其简称。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
(2)图中两条河流中,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_。
(3)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________水利枢纽。
(4)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有何意义?
地理考察 “黄河长江万里行”科考小组沿河流进行了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考察,请依据科考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黄河长江示意图
资料二:长江沿线有很多三角形经济区,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恰似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相对 “长三角”被称之为“中三角”。
(1)京广铁路线联系了黄河和长江流域,依据图例,在资料一图中,画出京广线部分段线路。
(2)在资料一图中,用线段连接长三角主要城市,用斜线画出其范围。
(3)参照图中对A省的描述,在资料一空白框中完成对B省的描述。
(4)武汉钢铁企业、上海宝钢均是全国著名的钢铁企业,比较它们发展条件的异同,可以从、、市场等因素去考虑。
(5)据图中信息说出中三角经济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了解中国。
从自然环境差异看,中国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__(省区全称)②____________河③_______山脉
(2)参照方框中银川的描述完成济南的内容。
(3)根据图一资料判断甲乙丙三地中哪一地位于青藏高寒区?并说明理由。
(4)根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分别选择恰当的图例对应填在图中A、B区域内,并就A区域的选择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