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上海世博会启动试运行。世博会志愿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在收获知识、收获精神食粮,实现自身价值。奉献让我们感到快乐。”之所以说“奉献”让志愿者感到快乐,这是因为( )
A.一个人在为社会作出贡献时,精神也得到提升 |
B.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C.志愿者们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
D.志愿者们尊重和服从集体利益,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 |
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此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C.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 | D.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受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B.歪曲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 D.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像的。”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一切从实际出发 |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
D.矛盾具有普遍性 |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从来就存在的理念产生的,世界不过是理念的影子。这一观点()
A.否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B.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
C.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D.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