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武夷山玉女峰。2012年,武夷山共接待中外游客8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长,景区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玉女峰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并简述该景观的主要成因。
(2)从政府机关、旅游开发规划者、旅游者角度,分别列举武夷山旅游环境保护中应采取的措施。
读以下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下图为尼泊尔国家放大示意图
(1)简述该国地形特点,并分别指出国土北部和南部主要的地质作用类型。
该国境内大部分河流径流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 7~9月流量最大,此后水位急剧下降,10月初水位开始平缓减退。
(2)分别分析河流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
该国境内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明显;南部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其中出产的苹果质量优良,果农为减少冻害对苹果造成的损失,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点燃发烟物,提高果园气温。
(3)分析说明北部地区植被垂直变化现象明显的成因。
(4)阐释果农采取防冻措施所依据的地理原理,并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说明还可以采取哪些预防冻害。
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差异。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读2012年10月11日8时(北京时间)地面天气系统图和文字信息,回答以下各题。
(1)据图判断乙处风向为。
(2)请你画出天气图中a→b气压的空间变化曲线。
(3)描述未来几天,b地的天气变化。
(4)比较乙丙两地的气温日较差,解释其中的原因。
(5)当此地面天气系统形成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E,59°N)时间为,昼夜长短的特点是。
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B两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A、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1)图中A河名称为,注入地中海;B河名称为刚果河,注入。
(2)A河在入海口有发育较好的三角洲,而B河在入海口却未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请分别简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雨。A河水量主要来自上游支流(①或者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