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下图),回答题。楼兰古城在两千年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 D.风力侵蚀作用强 |
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
A.地下水夏季 | B.冰雪融水春季 |
C.冰雪融水夏季 | D.地下水秋季 |
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
A.自然条件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C.历史背景 | D.产业结构 |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差异 | B.水分条件的差异 |
C.垂直高度的差异 | D.非地带性差异 |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
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4000米等高线为界 |
C.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
D.秦岭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
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 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
该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该岛约有289万人口,岛上主峰海拔为2256米。读图完成问题。该岛屿属于
A.亚洲 |
B.北美洲 |
C.南极洲 |
D.欧洲 |
根据信息判断,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A.113人/平方千米 | B.252人/平方千米 |
C.520人/平方千米 | D.735人/平方千米 |
有关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短小急促 |
B.河流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
C.地势西高东低 |
D.终年炎热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