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鸦片 | B.传播宗教 | C.输出资本 | D.打开市场 |
下列企业按性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③继昌隆缫丝厂
④贻来牟机器磨坊⑤湖北织布厂⑥发昌机器厂
|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①④⑥ | D.③④⑥ |
某班同学搜集到以下历史资料:孙中山说:”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工业建设会趣旨》中指出:“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张謇指出:“借各股东资本之力,以成鄙人建设一新世界雏形之志。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父实业,母教育。”他们由此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 A.材料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 | B.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 |
| C.材料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 | D.材料不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 |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有
①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定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企业类别 |
厂家数 |
开工纱锭数 |
织机布数 |
||||
| 外商企业 |
16家 |
338960锭 |
1986台 |
||||
| 华商企业 |
25家 |
484192锭 |
2016台
|
根据图9判断这个告示的内容可能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拉壮丁的告示 |
| B.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的告示 |
| C.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告示 |
| D.中华民国成立的的告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