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英国首相布莱尔决定同美国一道出兵伊拉克,虽然遭到许多英国民众的反对,但内阁成员大多赞同布莱尔出兵。这则材料最能体现
| A.君主立宪制 | B.责任制内阁 | C.两党制 | D.代议制 |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 A.习惯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十二铜表法》 |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A.全体奴隶主 |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的男性 |
|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
在《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中,都涉及到的是
①开埠通商②开办工厂③割占土地④战争赔款
| A.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