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产品 |
单位 |
历史最高产量(新中国成立前) |
1949年 |
1952年 |
1992年 |
| 钢 |
万吨 |
92.3 |
15.8 |
135.0 |
8000.0 |
| 粮食 |
亿吨 |
1.5 |
1.1 |
1.63 |
4.42 |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某集团的头目出席庆祝仪式和宴会,埋伏的武士一举将其歼灭,这一集团是( )
| A.帕夏集团 | B.近卫军 |
| C.马木路克 | D.包税人 |
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首先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没收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阶层的土地 |
| B.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
|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
| D.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占据了大部分土地 |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穆罕默德·阿里创办的工业最为重要的是( )
| A.民用工业 | B.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
| C.军事工业 | D.棉纺织业 |
穆罕默德·阿里曾指示埃及国内的技术工匠,“要记住从外国技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以便将来能取代他们……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这表明阿里( )
| A.注重用西方技术来发展工业 |
| B.重视发挥外国技师的作用 |
| C.同西方列强保持着友好关系 |
| D.鼓励埃及工人的技术创新 |
穆罕默德·阿里在大力发展官办工厂的同时,对手工业生产( )
| A.由政府注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植 |
| B.严格管理并由政府直接调配其产品 |
| C.逐渐并入到官办企业中去 |
| D.由政府大力引导并逐渐将官营转为私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