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春节后外出的农民工中,有21.2%调整了目的地,其中因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而返乡的农民工中,更有28%调整了外出目的地。进入2010年,这种调整仍在继续。准备外出的务工人员中,打算去中西部的占29%,比往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据此完成题。农民工调整外出打工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西部经济发达 |
B.东部农民工多,就业困难 |
C.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完成,不再需要廉价劳动力 |
D.近年来产业转移,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 |
面对此现象,东部地区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B.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C.加快产业升级 | D.调整产业结构 |
以前,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下图①、②、③、④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是()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
C.对陆地水有更新作用 | D.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
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多②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减少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某地地貌形态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与图中地貌形成无关的是()
A.河流含沙量大 | B.河流流程长 |
C.地势由陡到缓 | D.河道变宽 |
图中铁路最近几年进行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RS和GIS |
C.GPS | D.GPS和GIS |
下图为世界某半球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
B.该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
C.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
D.该季节北印度洋上洋流逆时针旋转 |
关于M地气候分布的大体范围是()
A.30°N-40°N大陆西岸 | B.30°S-40°S大陆西岸 |
C.40°N-60°N大陆西岸 | D.40°S-60°S大陆西岸 |
影响M、N两地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洋流 |
C.热量 | D.水分 |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该河通常位于我国的()
A.西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东北地区 |
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
B.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
D.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