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 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C.很多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颜色反应 |
D.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B.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 |
D.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
200℃时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2g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7.2g,则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A.0.2mol | B.0.6mol | C.0.8mol | D.l.0mol |
将新制氯水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韵是
选项 |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滴有KSCN的FeC12溶液 |
变红 |
C12具有还原性 |
B |
滴有石蕊的NaOH溶液 |
褪色 |
C12具有酸性 |
C |
紫色石蕊溶液 |
先变红后褪色 |
C12具有漂白性 |
D |
KI淀粉溶液 |
变蓝 |
C12具有氧化性 |
将3.9 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 mL 2 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 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A. 125 mL | B. 200 mL | C. 250 mL | D. 560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