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只见老师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为什么老师对着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Na2CO3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检验固体产物是否为Na2CO3的实验:①用 与固体产物反应,制得气体;②将气体通入 中,如有 生成,则证明固体物质是碳酸盐。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
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
②。
(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4)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当今世界各国和平开发利用核能造福人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但是如果控制不当,反而会给人类带来灾难。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反应堆内核裂变产生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等;当年苏联切尔若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核辐射患甲状腺癌。那么你认为核电站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如果一旦发生核泄漏,可采取怎样有效的预防措施?(任答一条)
有人认为,选用合适的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可直接把水转变成汽油,从而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