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12日至25日期间,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9个国家和地区约190批食品及毛毯等救灾物资运抵成田机场。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
| C.不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出决定,自2014年始,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节日并放假两天。作出这一决定是基于()
| A.保持文化民族特色的需要 |
| B.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
| C.全面继承壮族文化的需要 |
| D.展示壮族文明程度的需要 |
《功夫熊猫》最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就是它的创新精神,它把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两大元素——武术和熊猫结合在一起。重视文化创新的原因是()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中国作协在贺词中说:“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吸取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吸取思想力量,……境界。”贺词告诉我们()
| A.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艺界人民群众 |
| B.优秀文化作品都来源于社会实践 |
| C.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文艺活动 |
| D.优秀文化作品来源于对家乡的情感 |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习近平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之所以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