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题:
|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该城市是( )
| A.南京 | B.深圳 | C.西安 | D.沈阳 |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海域盐度最低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图中c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并不是因为该地()
|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 B.有海底上升流 |
| C.处于大陆架浅海 | D.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 |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1)。请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2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A.a | B.b | C.c | D.d |
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甲、庚 | B.丙、庚 | C.乙、丁 | D.戊、辛 |
读图中的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③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四山的海拔高度相同,所以③山地的自然带数量与其它三山相同 |
| B.与③山山麓自然带相同的水平自然带在南半球分布得更为宽广 |
| C.③山可能位于俄罗斯 |
| D.③山植被垂直变化的形成因素一定是降水 |
对图中所示四座山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④③②① |
| B.位于北半球的是①③ |
| C.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
| D.位于南半球的是①② |
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
| B.图中河谷横剖面岩层年龄从中心向两侧不断变老 |
| 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
| 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
关于图中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 D.冬季盛行西南风 |
下列湖泊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湖泊与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

图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7月降雨较多的地点是 ()
① 甲 ② 乙 ③ 丙 ④ 丁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关于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同属暖流 ② 同属寒流
③ 流向相同 ④ 对沿岸气候都有降温减湿作用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