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题。

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关于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人口多的地区迁往人口少的地区 B.都是经济因素决定的
C.增加迁入地的环境压力 D.对迁出地不产生经济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完成问题。










耕地
24
15.3
55.9
10.4
林地
19.5
45.6
9.3
13.9
草地
40.2
15.7
10.7
33.8
其他
16.3
31.4
24.1
41.9

表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英国、俄罗斯 B.俄罗斯、英国、中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印度、中国、俄罗斯、英国

表中甲国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水田农业 B.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游牧业

读“甲、乙两岛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岛气温年较差大,属于大陆性气候;乙岛气温年较差小,属于海洋性气候
B.甲岛年降水总量多,属于海洋性气候;乙岛年降水总量少,属于大陆性气候
C.甲岛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甲岛由于年降水总量多,受大气削弱作用的影响,年均温低于乙

甲地在乙地的()方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如图是“沿20°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和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洲的地形特征为()

A.以高原为主 B.三大纵列地形单元
C.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为主 D.中低周高以山地为主

图中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尼罗河水量大增,阿斯旺大坝的发电量进入高峰期
B.C地树木落叶,草木枯黄,动物大规模南迁
C.该州的莱茵河水量继续保持平稳
D.该州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正昼短夜长

读图,完成问题。

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

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读某国略图,分析问题。

关于图中①~④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城市是该国海陆空交通的中心
B.②城市是该国的首都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C.③城市是该国鲁尔区的重要工业城市
D.④城市是该国新兴工业的中心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河流入黑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B.A河流经德国鲁尔区,河口有港口城市鹿特丹
C.B河流经中欧平原,注入波罗的海
D.经过A河到③附近工业区,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煤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