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八号飞船上举行了,“新人”之一是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新人在“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顺利诞生。“太空娃娃”诞生和地面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
(2)单克隆抗体是由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
(3)若用于SARS的预防上,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_______细胞。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_______
(4)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_______________(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 。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A B C处: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 |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不移动 |
B▲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C▲ |
向右移动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下图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结构②合成的蛋白质最后形成囊泡排出细胞外,此过程一共穿过▲层磷脂分子层。随着该活动的进行内质网的膜面积如何变化▲,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基础是▲。
(2)细胞器③和细胞器④▲上的相关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初加工和再加工,比如加工成糖蛋白后,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再分泌到膜外,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3)在结构①上合成的蛋白质如▲(填写一个具体例子)可以通过▲进入到细胞核内。
下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你认为该实验有无对照实验▲ (有/无)。
(2)C步骤中吸水纸的作用是▲ 。
(3)在F步骤时,若观察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
(4)某同学认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体积较大,容易观察,还可用于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否成功?▲原因是:▲ 。(2分)
下面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观察记录 |
A |
大豆组织样液 |
双缩脲试剂 |
颜色反应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
细胞染色情况 |
C |
蔗糖溶液 |
斐林试剂 |
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
D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细胞的有丝分裂 |
E |
花生种子 |
苏丹Ⅲ 50℅酒精等 |
颜色变化 |
(1)A~E六组实验中,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组别是▲。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要点是:①调节▲,使视野变得明亮些;②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③转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2)用大豆组织样液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加入硫酸铜的量应是3~4滴,而不能太多,原因是▲。(2分)
(3)E组实验结果会出现什么颜色 ▲,50℅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
(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2)图乙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序号)。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是
(填序号)。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U(尿嘧啶),一段时间后图中具有放射性结构包括细胞质基质和
(填序号)。
(3)若图乙所示细胞为效应B细胞,则其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外,所经历的结构依次为(填序号),研究该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若已知图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抗体外,还可能是▲等(写出一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