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得到了发展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这一时期的发展
C.清政府号召实业救国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 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 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 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 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