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形态主要还是自然经济,然而,以广大农村为依托的民族革命战争,却打败了资本主义经济相当发达的日本帝国主义,这说明,自然经济就其本身而言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是(  )

A.相对比较封闭,不会被战争所破坏
B.经济活动不要求过于复杂的劳动和封闭性
C.不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D.不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目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井田制
C.“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封建主”指新兴地主阶级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英国首先仿行考选制度,美国也渐取法,大凡下级官吏,必要考试合格方得委任……但是只能用于下级官吏,并且考选之权仍在行政部之下……在君主专制国中,选拔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孙中山的这一议论旨在说明()

A.考试权体现西方自由平等 B.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科举制是专制主义的工具 D.考试权能为共和体制服务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毛泽东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 B.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
C.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的旗帜 D.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