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以初速度vo竖直上抛,经3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vo为60m/s |
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
C.物体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 |
D.物体在1s内、2s内、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 |
一初速度为6m/s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受到力F的作用产生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加速度,当它位移大小3m时,所经历时间可能()
A.![]() |
B.![]() |
C.![]() |
D.![]() |
有三颗卫星运动于如图所示的三个轨道,其中轨道1和轨道3是以地球为圆心的圆,轨道2 是椭圆轨道,且地球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轨道2分别与轨道1和轨道3相切于Q和P点,卫星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相撞,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Q点时,卫星1和卫星2受到的地球引力一定相同 |
B.在P点时,卫星2和卫星3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
C.卫星2在P、Q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
D.卫星1在Q的线速度小于卫星2在Q点的线速度 |
如图所示,一根轻绳左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依次穿过不计质量和摩擦力的动滑轮和定滑轮,在滑轮的下面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1可以大于m2 |
B.m1可以小于m2 |
C.m2必须小于2m1 |
D.m1必须大于2m2 |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说明物体在作匀速直线运动为()
物理学是科学家们智慧的结晶,科学家们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一直运动下去,并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
C.法拉第首先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
D.安培发现了右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