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2012年2月1日日本气象协会发布的樱开花预想期,回答题。

甲处预想日期与乙处相比

A.早夏季风影响
B.早东部洋流影响
C.晚地形较低
D.晚冬季风影响时间长

21世纪以来,部分在华日资企业转移至日本国内,最有可能是因为日本国内

A.生产活力增强
B.就业需求扩大
C.产业升级加快
D.环境更加优美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提倡用塑料袋购物
D.靠山砍柴,靠水捕鱼

下列做法与“节能减排”精神不相符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增加矿物燃料使用
C.开发利用新能源 D.废物回收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