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本部分共1小题,共14分)
近年来,中国多地的持续的大雾天气使得“PM2.5”这一陌生的专业术语,成了民众口中的热词。某校高二(1)班的5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对PM2.5的成因、检测和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信息点击
2011年秋季对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多雾的季节---先后共发生15次较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无PM2.5的相关限值,这也造成了环境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老百姓主观感受不太吻合的现象。在公众对大雾天气的持续关注过程中,一个原本陌生的词汇PM2.5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成为网络热词。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简要说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观点碰撞
同学甲:据我了解,一台PM2.5检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近5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的检测还有一定难度。
同学乙:但是在全国推广PM2.5的检测,也意味着大量检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还是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检测工作。
(2)请你站在同学甲或同学乙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论证该观点。
参与行动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汽车尾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是第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才是关键。
(3)请你提出两条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建议。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甲型H1N1流感时下正值流行期。老百姓对接种甲流疫苗充满了期待,但对其安全性也有点担心。“甲流疫苗安全吗?”国家疾控中心主任回应,我国对疫苗的研发、生产及接种有着严格的管理,这次甲流疫苗也不例外。6月初,我国各家甲流疫苗生产企业从世卫组织获得可直接用于疫苗生产用毒种,经过研制,生产出临床试验用疫苗,7月22日开始临床试验,7个省份13000多志愿者接种了疫苗。根据接种第一剂疫苗21天的血清学结果,疫苗的血清学效果和安全性达到了世卫组织和欧盟的标准,保护率均超过85%。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将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目前,我国根据“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分期、分批接种甲流疫苗。首先保证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正常运行、公共服务系统正常运转;其次兼顾各类重点人群,以降低病死率和发病率,降低流感大流行的危害。
(1)试分别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14分)
“接种疫苗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因此掌握流感防治知识,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也是预防甲流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常州市疾控中心主任郝超表示。
(2)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甲流?(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钓鱼执法”在上海及全国普遍存在,这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是在“钓鱼执法”的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链条。随着越来越多相似的案例浮出水面,这种“钓鱼式执法”迅速演变成为公共话题;譬如在上海一个区就发现有千余名疑似执法部门雇佣的职业“钓铒”,两年来仅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查处的非法营运车辆就多达5000多辆,罚款高达5000多万元……人们质疑,这是执法者在“非法执法”,而其后果,比这还要严重的多。
材料二 2009年10月25日,上海新区政府在当天宣布“孙中界事件”和“张晖事件”的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汇报。浦东新区政府在当天宣布“孙中界事件”为“钓鱼式执法”,此前的初步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向社会公开道歉;闵行区政府也同步宣布“张晖事件”取证方式不正当,撤销行政处罚行为。11月19日,上海私家车主张晖诉“钓鱼执法”案,经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公开审理,张晖胜诉了。法院当庭判决该区交通执法大队的行政处罚决定违法。在“钓鱼执法”事件中,网络舆论对推动事件逐步解决,甚至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发挥了显著作用。
(1)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说明上海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的做法。
(2)结合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依法治国。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关乎社会的和谐安定。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中国在“三农”、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请用政治常识论述:为什么党和政府强调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009年11月6日,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在小岗村工作期间,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推进发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加快小岗发展上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
2010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
(1)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结合自身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就如何减排温室气体进行讨论。由于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既想违背承诺、少承担应尽责任,又想将不合理要求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导致分歧严重。经过13天艰难谈判,会议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中国重申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并强调这一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请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发展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