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小题。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
若城市①②之间实际直线距离为M,城市③④之间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A.M=N | B.M<N | C.M>N | D.无法确定 |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 | 甲乙丙丁 | B. | 乙甲丙丁 | C. | 丙丁乙甲 | D. | 丁丙乙甲 |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培板栗的是()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各圈范围 |
面积(km²) |
人口密度(人/km²) |
|||
内圈(1-6km) |
113 |
21764 |
21206 |
19544 |
20416 |
第一圈(6-15km) |
593 |
2606 |
3361 |
4960 |
7277 |
第二圈(15-24km) |
1102 |
1338 |
1820 |
2804 |
4305 |
第三圈(24-33km) |
1611 |
621 |
785 |
1080 |
1765 |
第四圈(33km-) |
- |
- |
- |
- |
- |
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A. | 内圈 | B. | 第二圈 | C. | 第三圈 | D. | 第四圈 |
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 | 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 B. | 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
C. |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 D. | 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
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 | 农业发展 | B. | 服务业发展 | C. | 工业发展 | D. | 旅游业发展 |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 准静止锋 | B. | 冷锋 | C. | 反气旋 | D. | 暖锋 |
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 阴雨连绵 | B. | 风和日丽 | C. | 晴雨无常 | D. | 暖锋 |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 |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 B. |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C. |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 D. |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 | 赤道低气压带 | B. | 东南信风带 |
C. | 西风带 | D. | 东北信风带 |
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 | 甲站-乙站-丙站 | B. | 甲站-丙站-乙站 |
C. | 乙站-甲站-丙站 | D. | 乙站-丙站-甲站 |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问题。
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 | ①和③ | B. | ②和③ | C. | ①和④ | D. | ②和④ |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 | 一个岛 | B. | 两个岛 | C. | 三个岛 | D. | 无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