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
C.加重了财政负担 |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是()
A.三司使 | B.节度使 | C.通判 | D.转运使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打了一场败仗,被俘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造纸术随之传入下图中的()
A.新罗 | B.高昌 | C.天竺 | D.大食 |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一位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一种说明更为合理()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 |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清楚说明轮种制 |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
D.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肯定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