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了解学生对教学有很大的作用。”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老师”。 |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是“五经”之一。《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 |
C.“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这个句子语言得体。 |
D.“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典型的乡土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影响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原因。 |
B.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不能不叹为观止。 |
C.看到有儿童落水了,江边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
D.日本的部分政客持之以恒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谛(dì)听翘(qiáo)首沉缅(miǎn)锲(qì)而不舍 |
B.模(mó)样粗犷(guǎng)端祥 (xiáng)抑扬顿挫(cuò) |
C.翩跹(xiān)嫉(jí)妒撷(xié)取扣人心弦(xián) |
D.摇曳(yè)拾(shí)级逾(yú)越闲情逸志 (zhì) |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这则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A.网络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 |
B.网络成为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 |
C.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
D.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
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需求。
。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
将下列几个句子组和成段,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孩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
②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③比如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就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⑤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
A.④⑤③①② | B.④①⑤②③ | C.①⑤②③④ | D.①⑤④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