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 |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 |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 |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 ![]() ![]() |
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 B.NaOH | C.BaCl2 | D.FeSO4 |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
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A、B在反应中各结合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放出能量B<A;氢化物稳定性HD>HA;原子序数C<B,其稳定结构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四种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B.B、A、C、D
C.D、A、B、CD.B、A、D、C
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已知:
①甲与H2O反应比乙与H2O反应剧烈;
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
④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甲原子失电子数目比乙原子失电子数目多;
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