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
C.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
D.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 + 2SO42-+ 2 Ba2+ + 4OH-= AlO2-+ 2BaSO4↓+ 2H2O
②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 = Fe2++2H2O
③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
④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CH2BrCOOH+OH-CH2BrCOO-+H2O
⑤向含0.5mol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0.5mol氯气2Fe2++Cl2=2Fe3++2Cl-
⑥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碳酸氢钙溶液Ca2++OH-+HCO3-=H2O+CaCO3↓
⑦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⑧小苏打与甲酸溶液混合H++CO32-+HCOOH=CO2↑+HCOO-+H2O
A.②④ | B.①⑥ | C.③⑤⑥ | D.①③⑦ |
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 B.H+、NH4+、Al3+、SO42- |
C.Na+、S2-、OH-、SO42- | D.Na+、C6H5O-、CH3COO-、HCO3- |
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42-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
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
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 |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
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
A.①②⑤ | B.③⑤⑥ | C.②④ | D.②④⑥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溶液中无K+ |
B |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 |
出现黑色沉淀 |
H2S的酸性比H2SO4强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