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口合理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 B.科技发展水平 | C.地区开放程度 | D.人口消费水平 |
图10是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某地区进行考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的土地资源分布进行分层处理的结果,读图完成17-18题。研究发现该地区可开垦的滩涂资源范围是
对该地区土地资源分布的图像进行分层处理时,需运用的技术是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雷达 |
图9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关于汽车产业四次转移的原因,正确的是
A.第一次转移是因为转出地汽车生产技术落后 | B.第二次转移与转入地市场潜力有关 |
C.第三次转移是因为转入地自然资源丰富 | D.第四次转移是因为转入地劳动力技术水平高 |
第四次汽车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 B.利于美国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就业率 |
C.减轻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 D.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
2008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阅读表1“2008年全国人口统计表”,完成13-14题。
表1 2008年全国人口统计表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
60岁及以上 |
15989 |
12.0 |
全国总人口 |
132802 |
100.0 |
|
0—14岁 |
25166 |
19.0 |
男性 |
68357 |
51.5 |
|
15—59岁 |
91647 |
69.0 |
女性 |
64445 |
48.5 |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据材料可知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②劳动力不足③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④男女比例不协调⑤贫困人口增多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①②③ | D.①③⑤ |
我国某地区200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图8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1-12题。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阶段 | B.工业化起步阶段 |
C.工业化阶段 |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
有关该地区产业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一定为负增长 | B.第二产业一直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
C.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 D.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向优化 |
图7为“我国某城市某时刻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该城市形成图示气温分布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大 |
C.城市绿地面积较大 | D.城市上空云量多,保温作用强 |
此时刻,该城市最不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A.从城市中心吹向周围郊区 | B.从周围郊区吹向城市中心 |
C.从城市中心吹向海洋 | D.从海洋吹向城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