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完成下列要求。
年 份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2001 |
|
发达 国家 |
城市人口(亿) |
4.5 |
5.7 |
7.0 |
8.0 |
8.8 |
9.5 |
10.1 |
城市化水平% |
55.8 |
60.5 |
66.6 |
70.2 |
72.5 |
74.4 |
76.0 |
|
发展中国家 |
城市人口(亿) |
2.9 |
4.6 |
6.7 |
9.7 |
13.6 |
19.0 |
26.1 |
城市化水平% |
17.0 |
22.2 |
25.4 |
29.2 |
33.6 |
39.3 |
46.2 |
|
世界 |
城市人口(亿) |
7.4 |
10.3 |
13.7 |
17.7 |
22.4 |
28.5 |
36.2 |
城市化水平% |
29.2 |
34.2 |
37.1 |
39.6 |
42.6 |
46.6 |
51.8 |
(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1950—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3)1950—1980年期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1980—2001年,上升了
%,这表明 。
(4)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1980—2001年,上升了 %,这表明 。
(5)在 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 ,表明 。
(6)表中数据可反映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上还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二如图为某彩石爱好者在攀枝花市金沙江畔购买的一块模树石,购买时卖家说“……这块石头出自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的沉积岩形成的板岩中,上面这些树枝状的黑色物体是古代植物的化石……”
(1)诗中所述岩石是,按成因属于岩。
(2)这种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是。简述这种岩石的用途。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地貌,该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高原。
读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全国和河南省城镇化增长率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近年来河南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说出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确保耕地保有量稳定。
(2)从河流特征角度分析,①②两水库对其下游河段在河流治理方面所起作用的异同。
(3)指出甲地在农业生产中因灌溉不当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图甲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图乙为大庆市2009年及2013年产业结构统计图。
材料二:世界有三大黑土分布区: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
(1)简述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2)归纳世界黑土区的共同分布特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
(3)简述大庆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就图中反映的产业结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下列材料和我国北方局部地区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我国北方局部地区年太阳日照时数图
材料三表3 A、B两苹果产地气候资料比较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夏季平均气温(℃) |
|
B产区 |
9-11 |
25.5 |
||
A产区 |
12-14 |
26 |
||
北半球最适宜区 |
8-12 |
560-750 |
>2500 |
19-23 |
(1)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判断A、B两地种植苹果条件的优劣,并分析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
(2)建苹果汁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
(3)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环渤海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海水冰点与海水盐度关系图(冰点指海水结冰的温度)。
(1)简述渤海沿岸海冰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并简析原因。
(3)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工业化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经济区发展第二产业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