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表“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完成下列要求。

年 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1
发达
国家
城市人口(亿)
4.5
5.7
7.0
8.0
8.8
9.5
10.1
城市化水平%
55.8
60.5
66.6
70.2
72.5
74.4
76.0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2.9
4.6
6.7
9.7
13.6
19.0
26.1
城市化水平%
17.0
22.2
25.4
29.2
33.6
39.3
46.2
世界
城市人口(亿)
7.4
10.3
13.7
17.7
22.4
28.5
36.2
城市化水平%
29.2
34.2
37.1
39.6
42.6
46.6
51.8

(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1950—2001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3)1950—1980年期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1980—2001年,上升了
       %,这表明                                           
(4)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1980—2001年,上升了       %,这表明                                           
(5)在     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        ,表明                                    
(6)表中数据可反映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上还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说出图中“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主要分布特点(4分)
(2)简述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的主要意义。(10分)
(3)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主要方向。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14分)

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二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城市,企业出6 000元月薪竟招不齐技工,16万元年薪难聘高级技师。
材料三 下图为199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

(1)从材料三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 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材料一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模式,该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_____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实现了人口________的下降。(9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8分)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观点一是继续实施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观点二则认为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你同意哪个观点?试说明理由。(7分)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7分)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7分)
(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7分)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年平均降水量
年太阳辐射总量
无霜期
甲地区
<30 mm
180~200千卡/平方厘米
365天
乙地区
>1 000 mm
100~120千卡/平方厘米
220~250天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30°N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8分)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种植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8分)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12分)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