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企业必须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这是因为 ( )
| A.提高产品质量能使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大,使商品价格高于价值 |
| B.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顺利地让渡使用价值而获得价值 |
| C.提高产品质量就能使商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 |
| D.提高产品质量一定能够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着眼于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以及丝路沿途国家的共同发展需求,我国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实施
①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是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
③是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战略转变的重要标志
④是体现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5年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8%,已连续36个月负增长,并创出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降带来的影响是
| A.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产能过剩 |
| B.工业产品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刺激经济发展 |
| C.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就业压力加大 |
| D.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减弱→企业生产规模缩小→经济紧缩 |
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 A.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 B.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衡运行 |
| C.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
| 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
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0%(其中城镇增长6.8%,农村增长9.2%),居民收入增速不仅跑贏了GDP,其名义增长速度也跑贏了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可见,我国
| A.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成了同步富裕的目标 |
| B.加大了再分配调节力度,初步实现了收入分配公平 |
| C.实现了全国各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步 |
| D.遏止了近年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下降趋势 |
2014年8月13日,中国汽车业“迎来”首张反垄断罚单。根据湖北省物价局对外公布的消息,宝马4家湖北经销商共计被罚162.67万元,奥迪也已进入行政处罚程序。从生产角度看,反价格垄断是因为
①价格被操纵抬高,价格需求弹性理论未能得到贯彻
②价格信号失灵,无法发挥对生产规模的调节作用
③价格不再取决于供求,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④价格垄断地位形成,会使企业丧失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