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从过去的运榆茶叶、丝绸和瓷器,到今天的电脑、机械等无所不包;从过去的骡马运输到今天铁路运榆;从过去的道路艰辛漫长,到今天的方便快捷。
怎样看待这些变化,请你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辩证唯物论的有关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经济新常态。(12分)
中共中央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天,面对艰巨繁重的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全党同志一定要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努力解民忧、办实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运用价值观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习近平讲话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013年9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上海自贸区已宣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负面清单制度(即,列明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除此之外,均可进入)、扩大服务业开放、跨境人民币使用等,是下一步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先试”。
请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有何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