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采,粗陈指归,如有未合,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类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吴郡太守朱治,权举将也,素加敬。权曾因事望之,而难自诘让,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不敢显陈,遂于权前为书,泛论物理,因以己心遥往忖度之。毕,以呈权,权喜,笑曰:“孤意解矣。颜氏①之德,使人加亲,岂谓此邪?’’权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测。群下多为之言,权怒益甚,与相反覆,惟瑾默然,权曰:“子瑜何独不言?”瑾避席曰:“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不敢有言。"权闻之怆然,乃曰:“特为君赦之。”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屡为之说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日:“瑾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取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
注:①颜氏:指孔子的学生颜渊,以德行著称。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司马转:改任
B.徐复托事端造:前往
C.权曾因事之望:怨恨
D.暂瑾言者省:考虑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时服弘雅别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B.蒙生成福师道不传也久矣
C.权闻之怆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陛下抑威损忿人前为寿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末避乱(于)江东
B.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
C.瑾揣知其故,(且)不敢显陈
D.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为了消除孙权的怀疑,诸葛瑾出使蜀国时与诸葛亮聚面只谈论公务,私下不相往来。
B.诸葛瑾 能够揣摩孙权的心理,选择劝谏的最佳时机和方式,所以往往能够取得成功。
C.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讨伐东吴。诸葛瑾写信给他,劝他以大局为重,放弃对东吴动武。
D.诸葛瑾之所以能取得孙权的信任,是因为他一贯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谨慎做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8处)(4分)
汉成帝幸赵飞燕,飞燕谗班婕妤祝诅,于是考问。辞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诉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者;王所赐金帛,归藏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易,且降矣与:对付。
B.奢不能难:反驳,质问对方。
C.妾请无随坐: 坐下。
D.二奇兵以劫之张:布置。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所兴怀,其致一也
B.王所赐金帛,归藏是余有叹焉
C.军吏无敢仰视者每览昔人兴感
D.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王龁为裨将侣鱼虾友麋鹿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兵及粮食。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赵括熟谙兵法,为什么招致惨败?请从赵括自身方面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满桂,蒙古人,幼入中国,家宣府。稍长,便骑射。每从征,多斩馘。军令,获敌首一,予一官,否则赉白金五十。桂屡得金,而未能受职。年及壮,始为总旗。又十余年为百户。后屡迁潮河川守备。
天启二年,大学士孙承宗行边,桂入谒。壮其貌,与谈兵事,大奇之。及出镇山海,即擢副总兵,领中军事。承宗幕下,文武辐辏,独用桂。桂椎鲁甚,然忠勇绝伦,不好声色,与士卒同甘苦
明年,承宗议出关修复宁远。问谁可守者。马世龙荐孙谏及李承先,承宗皆不许。袁崇焕、茅元仪进曰:“满桂可。但为公中军,不敢请耳。”承宗曰:“既可,安问中军。”呼桂语之,慨然请行。世龙犹疑其不可,承宗不听。即日置酒,亲为之饯。桂至宁远,与崇焕协心城筑,屹然成重镇。
时蒙古部落驻牧宁远东鄙,辽民来归者悉遭劫掠,承宗患之。四年二月,遣桂及总兵尤世禄袭之大凌河。诸部号泣西窜,东鄙以宁。拱兔、炒花、宰赛诸部阳受而阴怀反侧。桂善操纵,诸部咸服,岁省抚赏银不赀。初,城中郭外,一望丘墟。至是军民五万余家,屯种远至五十里。承宗上其功,诏擢都督佥事,加衔总兵。
六年正月,大清以数万骑来攻,远迩大震,桂与崇焕死守。始攻西南城隅,发西洋红夷砲,伤攻者甚众。明日转攻南城,用火器拒却之,围解……而崇焕复与桂不和,言其意气骄矜,谩骂僚属,恐坏封疆大计,乞移之别镇。举朝皆知桂可用,虑同城或偾事,遂召还。
七年五月,大清兵围锦州,分兵宁远。桂遣兵救,被围笊篱山。桂与总兵尤世禄赴之,大战相当。遂入宁远城,与崇焕为守御计。俄大清兵进薄城下,桂率副将尤世威等出城迎,颇有杀伤,桂亦身被重创。捷,加太子太师,世荫锦衣佥事。
(选自《明史·满桂传》)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长,便骑射便:熟习,擅长 B.诸部阳受而阴怀反侧款:议和
C.分兵宁远略:忽略 D.捷,加太子太师 闻:传来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满桂忠勇的一组是
①年及壮,始为总旗②呼桂语之
③与崇焕协心城筑④桂善操纵,诸部咸服
⑤桂与崇焕死守⑥桂率副将尤世威等出城迎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桂年少善武,职位升迁较慢。他屡次随行出征,斩杀很多敌人,但只获得白金赏赐,没能得到一官半职。直至壮年,才做了总旗,以后才慢慢迁至潮河川守备。
B.满桂得贵人识,屡被委以重任。大学士孙承宗巡边时,发现他是个奇才。于是在出镇山海关时重用满桂,并让他出守宁远,后又依功提拔他为锦衣佥事。
C.满桂治边有方,边境繁荣稳定。一方面,他敢于打击侵边的异族部落;另一方面,他善于安抚操控暗怀二心的部落,并使一望丘墟的宁远屯种至五十里外。
D.满桂忠勇善战,屡次抗击清兵。六年正月,与袁崇焕死守宁远,英勇抗击大举进犯的清兵;七年五月,又亲赴宁远,率兵出城迎敌,杀伤众多,深受重创。

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然忠勇绝伦,不好声色,与士卒同甘苦。(《明史·满桂传》)
⑵时蒙古部落驻牧宁远东鄙,辽民来归者悉遭劫掠,承宗患之。(同上)
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梁归,探诸其家,则生方与客饮,益疑。因问:“昨在洞庭,何归之速?”答曰:“无之。”梁乃追述所见一座尽骇生笑曰君误矣仆岂有分身术耶众异之而究莫解其故。后八十一岁而终。迨殡,讶其棺轻;开之,则空棺耳。(选自《聊斋志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家贫,从副将军贾绾作记室。泊舟洞庭。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创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
后年余,生北归,复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援岸方升,有浮尸继至,则其僮仆。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有二女郎乘骏马来,生不敢前。有男子步驰,似是驭卒,因就问之。答曰:“此西湖主猎首山也。”生述所来,且告之。驭卒解裹粮授之,嘱云:“宜即远避,犯驾当死!”生惧,疾趋下山。
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生与僮潜伏丛花中。忽闻人语纷挐,少间来,曰:“王妃请陈郎入。”生伏地稽首,妃急起拽之,曰:“我非君子,无以有今日。婢辈无知,致佳客,罪何可赎!”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日方暮,妃命生就帐。数十妖姬扶公主交拜。生曰:“羁旅之臣,反赐姻好,实非所望。”公主曰:“妾母,湖君妃子,乃扬江王女。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郎勿以非类见疑。妾从龙君得长生诀,愿与郎共之。”生乃悟为神人。生叹曰:“馈食者谁?”曰:“阿念,亦妾腹心。”生曰:“何以报德?”笑曰:“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居数日,生虑家中无耗,悬念綦切,乃先以平安书遣仆归。家中闻洞庭舟覆,妻子缞绖已年余矣。仆归,始知不死,而音问梗塞,终恐漂泊难返。又半载,生忽至,裘马甚都,囊中宝玉充盈。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
(选自《聊斋志异·西湖主》,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猪婆龙浮水面适:恰好,正好
B.生述所来,且告之馁:害怕
C.婢辈无知,致佳客忤:违逆,冒犯
D.妃命生就帐引:领,带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西湖主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①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②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 ③即设华筵,酌以镂杯
④今夕即遣息女奉侍⑤一门戴佩,常不去心⑥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⑥ D.④⑤⑥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生家里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做记室,一次,贾将军射中洞庭湖中的一条猪婆龙,陈生看到猪婆龙的样子很可怜,心生怜悯,请求贾绾放了它。
B.陈生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遇大风翻船,幸而抓住竹箱得以保命。饥饿难耐之时,得到马夫的帮助,马夫打开包裹,送给陈生食物。
C.陈生被王妃请入。原来,陈生当年救过的猪婆龙是洞庭湖的王妃,陈生因而得到王妃的盛情款待。王妃把侍女赐予陈生。
D.里陈生惦念家人,于是写书信委派仆人送信,以免家人牵挂。他的家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后,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直到仆人回来,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3分)
(2) 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3分)
(3) 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