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是结果却相反,下列原因中不包括
| A.新兴阶级力量的强弱有关 |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
| C.群众发动的程度与领导的强弱有关 | D.皇帝(天皇)是否支持 |
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人科举范围,但算学科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学科考试停止了。算学科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
| A.科技发展的停滞 | B.科举制度的衰落 |
| C.官僚政治的腐败 | 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 |
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
|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
|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
|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
|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
|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
| C.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
|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
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封面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后美国时代”的定位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已全面衰落 | B.世界和平已成为主流 |
| C.多极化趋势加强 | 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