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
加水溶解 |
B |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
加Na2CO3溶液 |
C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稀盐酸 |
D |
除去CO2中的CO |
通入足量NaOH溶液 |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
B.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a~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d<c<a=b |
以下装置均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其中不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是
有关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4gH2含有4mol氢 |
B.氢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74 |
C.1molCO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 |
D.1molSO2和1molSO3所含硫元素质量相等 |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说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
B.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
C.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