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 B.氢键氢键极性键 |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
常温下,含a mol CH3COOH和b mol NaOH的两溶液混合后,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a≤b,混合液的pH一定小于7 |
B.若a=2b,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c(CH3COOH)>c(H+)>c(OH-) |
C.混合液中,c(Na+)+c(H+)=c(OH-)+c(CH3COO-)一定成立 |
D.当混合液的pH>7时,c(Na+)>c(CH3COO-)>c(OH-)>c(H+)一定成立 |
处于同一周期的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所放出的能量A>B>C>D。则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B.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小
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
A.Na+(g)+Cl-(g)===NaCl(s) ΔH | B.Na(s)+![]() |
C.Na(g)-e-===Na+(g) ΔH2 | D.Cl(g)+e-===Cl-(g) ΔH3 |
以下表述不符合元素周期律的是
A.酸性:H3PO4>HNO3>HClO4 |
B.热稳定性:HF>H2O>NH3 |
C.离子半径:F->Na+>Mg2+ |
D.还原性:HI>HBr>HCl |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