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l) ΔH=-2878 kJ/mol
②C4H10(g)+O2(g)===4CO2(g)+5H2O(g) ΔH=-2658 kJ/mol
③C4H10(g)+O2(g)===4CO(g)+5H2O(l) ΔH=-1746 kJ/mol
④C4H10(g)+O2(g)===4CO(g)+5H2O(g) ΔH=-1526 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 kJ/mol | B.-2658 kJ/mol |
C.-1746 kJ/mol | D.-1526 kJ/mol |
从原料和环境方面考虑,对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提出一个原子节约的要求,即尽可能不采用那些对产品的化学组成没有必要的原料。现有下列3种合成苯酚的反应路线:
其中符合原子节约要求的生产过程是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只有③ | D.①②③ |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乙烷 | B.甲苯 |
C.氟苯 | D.二氧化硅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
B.除去乙醇中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后蒸馏 |
C.“硝基苯制备”实验中,浓硫酸起氧化作用 |
D.用溴水不能验证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
B.乙酸乙酯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都能水解,且水解速率相同 |
C.醇与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酯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
D.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
D.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看到澄清溶液变浑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