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成效:农田水利法的推行,不但使各地都大量兴建疏浚了陂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而且修治河北诸河,使其大致都能循河道流行,所出“退滩地”及用河中泥沙溉淤的土地多达四万余顷………。每年增收的谷物也达数百万石。……募役法的推行和差役法的废除,使得一大批“力田之民,脱身于公”,回到农业生产岗位上去,使尽可能多的人能够“尽其力”,自然也就使得尽可能多的土地能够“尽其利”。 ——摘编自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二 监开封安上门的郑侠是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入京任职时曾对安石直言青苗、免役、保甲、市易诸法的弊病,安石不答。……变法派中,除王安石个人操守尚无非议,吕惠卿、曾布等,个人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陆佃向王安石反映放青苗的官吏收受贿賂,但变法派竟以“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放纵新法执行中的腐败。
一摘编自黎东方《细说中国历史丛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王安石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
|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
|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
|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
伯利克里执政时代,下列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能够体现轮番而治原则的是( )
①十将军委员会②公民大会③五百人会议④陪审法庭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标志着雅典国家形态的形成,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以财产多寡作为划分公民等级和政治义务的标准 |
| B.建立了防止官员终身制和滥用权力的罢免制度 |
| C.设四百人议事会以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
| D.按照地域划分国民和扩大公共权力 |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
|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
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A.公民克里昂的妻子 | B.雅典公民克里昂 |
| C.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 D.贵族布拉达斯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