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在英、俄支持下入侵新疆,并建立政权悍然称王。残酷压迫各族人民,掠夺财富。……1876年左宗棠抬棺西征以示决心,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实际制订了“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战略战术,并指示各军:“回部为安酋驱迫,厌战久矣。大军所至,勿淫掠,勿残杀。王者之师如时雨,此其时也。”清军所到之处,当地人民“望风投命”,“……携酒酪,献牛羊,络绎道左”。……1878年1月清军收回除伊犁外新疆领土。
——摘编自《中华百年祭·军事卷》
材料二 针对“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的严重被动局面,1864年,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上,积极筹备自造轮船。1866年,设立马尾船政局,以便“师其长以制之。”正式建立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的新式造船厂。但因分辨不清兵船和商船的区别,以为轮船平时可供运漕,战时则可供战阵,所以船政局所造轮船系半兵半商式样,企图兼顾兵商“两用”,结果是“运货不逮商船之多,战阵不若兵船之劲,是欲求两便而适以两误也。”
出任陕甘总督后,对洋务运动仍然抓得很紧。1871年,在兰州建立甘肃制造局,自造枪炮等新式武器,1880年,他又创设兰州机器织呢局,他还鉴于西北地区旱灾频仍,水利不修的严重情况,多次托人在上海购置西洋开河、凿井等新式机器,运到甘肃,以发展甘肃的农田水利事业。
——摘编自《左宗棠与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左宗棠的主要活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决定她的未来,德国曾经的战略选择对中国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条 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2)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3)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
第六条 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来解决,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
——希特勒于1934年11月5日秘密高级军官会议上发言

材料三联邦德国现代化在确立政治体制的民主制、法治、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四原则的基础上,还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一,政治上“不能脱离西方范围和放弃欧洲一体化的成就”;其二,经济上“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架构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依图示所列顺序概述纳粹集团用武力“建立‘大德意志’”的过程及其结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项“战略选择”的具体内容。联系联邦德国作出“战略选择”的相关背景,归纳其崛起之新特点。

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的社会稳定导致人口逐渐增加,人均占有土地下降。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
——许倬云《汉代农业分析》
材料二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每张计钱一缗。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然滥发滥造,没有相当的准备金,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
——王伯祥、宋云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三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汉代农业是“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的理由。结合该模式存在的条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地位。
(2)指出“交子”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述“交子”发行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环挺身而去。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2)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为加强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作了哪些努力?
(4)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