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答28~30题。
中国 |
美国 |
澳大利亚 |
法国 |
世界平均 |
|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
2200 |
8952 |
18245 |
3357 |
8900 |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
5045 |
514 |
387 |
288 |
1344 |
由表l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
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
D.水污染严重 |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 B.控制城市规模 |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D.优先发展工业 |
图10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24~27题。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和热量 | B.土壤 |
C.大气环流 | D.太阳辐射 |
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 B.40°S附近 |
C.40°N附近 | D.极圈附近 |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图9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图7、8,回答19~21题。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 B.Q |
C.R | D.S |
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 B.Q |
C.R | D.S |
在图8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6 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7~18题。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